2021年少名杯历史竞赛
试卷
考试须知:
- 本次考试试卷是历史试卷,满分100分,时间是90分钟,其中作答第一部分试题的时间是20分钟,作答第二部分试题的时间是70分钟
- 本试卷是开闭合卷,在第一部分的填空题中考生闭卷作答,待第一部分结束后,铃响收第一部分答题卡,休息10分钟,开始进行第二部分的答题
- 请考生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作答
第一部分 客观填空题(40%)
政史经济类(15%)
1、请列举出至少3位泰山封禅过的帝王。
2、与“建安七子”同时代的三位有血缘关系的著名文人是?
3、魏晋时期,魏朝的皇帝的姓氏和晋朝皇帝的姓氏分别是什么?
4、元代人种制度下,排名第二的是什么?
5、埃及艳后挑起的是哪两位罗马著名人物的矛盾?
6、民国时代“南陈北李”分别指的是谁?
7、请列举出至少一位在我国获称“红色资本家”的人物。
8、“宰相”与“丞相”哪个是实衔?
9、“五代十国”时期南北对峙,是“五代”在北还是“十国”在北?
10、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地主”是?
11、共和国建国后的“米棉之战”由哪位人物主持进行?
12、1997-1998年哪位金融大鳄试图狙击港股?
13、直奉战争中,奉的代表是?直的代表是?
14、列举出日本的3个幕府(按照时间顺序来列)
15、谁进行了摊丁入亩的改革?
艺术文化类(20%)
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描写的是哪位汉代著名将军?
2、“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拨乱在江东。”出自哪部作品?指的是谁?
3、“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缘。”出自哪部作品?金玉良缘指的是?木石前缘指的是?
4、在我国被称为“伤痕文学”的流派主要描写的内容是什么时期?
5、七律一般有几句?(逗号前单独算一句)
6、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是哪位艺术家?
7、《小山词》是哪位词人的作品?
8、请至少列举3种“君子六艺”。
9、请在“三从”“四德”中任选一类列举。
10、“才高八斗”最初是形容谁?
11、若在你在古希腊时代听到人们在学术讨论时谈到“the book”,这最有可能指代的是以下哪两本书?
A 《伊利亚特》 B 《奥德赛》 C 《理想国》D 《阿迦门农》 E《俄底浦斯王》
12、唐代“古文运动”所要对抗的是当时盛行的什么文体?
13、引起“洛阳纸贵”的文章是哪一篇?作者是谁?
14、日语与中国的哪一种书体关系最为密切?
15、“蒙学”是指对人生哪个阶段的教育?
16、请列举至少3部文革时期著名的“样板戏”
17、“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出自哪部作品哪位人物之口?
18、在我国曾被拿来与卢梭相比的人物是?
19、我国古代“金石学”指的是研究什么?
20、《古事记》的作者是谁?
宗教类(5%)
1、犹太人普遍信什么教?
2、耶路撒冷是哪三个宗教的圣城?
3、东正教原本属于什么教?
4、“教随国定”最初应用于什么国家?
5、《旧约》和《新约》哪一部更完整地阐述了基督教的教义?
第二部分 主观题(60%)
1、“不垢不净”
腐烂掉的玫瑰花应该算是玫瑰还是算是垃圾?请简述你的理由。
2、 在其菲律宾牧灵访问的最后一天,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18日在马尼拉黎剎公园(Rizal Park)冒雨主持近七百万人参加的大型露天弥撒,打破历来教宗集会人数纪录。主持弥撒前,他于上午先到有四百年历史的马尼拉圣托玛斯大学与各宗教领袖及青年团体交流。期间,有两名儿童讲述他们过去流浪街头的经历。14岁的男孩云·楚拉(Jun Chura)告诉教宗说他从小就在垃圾堆上找吃的,困了就在街头席地而睡,亲眼目睹了发生在流浪儿童中许多不幸而又可怕的事情。而12岁女孩利则拉·帕洛马(Glyzelle Palomar) 则泣不成声地问教宗说:“许多孩子遭父母遗弃,很多人成为受害者,遭遇许多坏事,像吸毒卖身等,天主为何容许这种事发生?即使错的不是小孩,为什么只有一点点人帮助我们?”
深受触动的教宗将拟好的演讲词放到一旁,抱住利则拉对听众说:“她提出了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全场只有她这么做。她甚至无法用言语完整表达,只能用泪水。”教宗接着说:“为何孩童受到这么多苦难?当我们能扪心自问并哭泣,心中就有答案……今天的世界不知道怎么哭泣,对于生活的某些现实,我们要用泪水清洗过的眼睛,才看得清楚……如果你不懂得怎么哭,你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基督徒。”教宗还对着听众赞扬女性,强调女性可以用不同于男性的眼光看待事情,他说:“当下位教宗到访时,请让更多女性和女孩子出现在你们中间。”在随后的弥撒讲道中,他又针对菲律宾的贫穷贪腐问题,指出是罪人制造了“维持贫穷、无知和贪腐的社会结构”,呼吁信众由家庭和社区互助开始,建立“公义、正直与和平的世界“。
如何看待加粗段教宗的回答?
3、在欧洲发生了较多恐怖袭击后,部分地区通过了禁蒙面法等档,这对穆斯林女性的信仰和行为有较大影响,你如何看待?
4、我们可能会评价一位早早积累了大量财富但因身体健康问题而早逝的企业家为“英年早逝”。那麽,请问你觉得“英”的评价和“早逝”的评价哪个更重要?如果要区分真实和虚妄,请问哪个更有可能是虚妄?请阐释理由。
答案
最高分是来自佛山市第一中学的“大喷菇”,获得了94.5分
第一部分 客观填空题(40%)
政史类
- 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
-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 曹,司马
- 色目人
- 凯撒/恺撒和安东尼
- 陈独秀,李大钊
- 荣毅仁,霍英东
- 丞相是实衔。宰相是对位同丞相的官员的民间称呼
- 五代在北
- 教皇
- 陈云
- 索罗斯
- 曹锟(吴佩孚也给分) 张作霖
- 镰仓 室町 江户(答德川也可以得分)
- 康熙(答“雍正”也给分)
艺术文化类
- 李广
- 水浒传,宋江
- 红楼梦,薛宝钗的金锁和贾宝玉的玉;林黛玉和贾宝玉
- 文革时期
- 8
- 老舍
- 晏几道
- 礼,乐,射,御,书,数。
- 三从是未嫁从(听从)父、既嫁从(辅助)夫、夫死从(抚养)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红)。
- 曹植
- A 《伊利亚特》 B 《奥德赛》
- 骈文
- 左思《三都赋》
- 草书
- 幼儿
- 《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龙江颂》《杜鹃山》在此列举出所谓的“八个样板戏”,实际上有二十余个
- 红楼梦,林黛玉
- 黄宗羲
- 带有文字的碑刻、器物等,是我国考古学的前身
- 安万侣,稗田阿礼
宗教类
- 犹太教
- 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 基督教
- 英国
- 《新约》
第二部分 主观题(60%)
1
垃圾。一朵“典型”的玫瑰(在博物学意义上),所具有的表现:香气,色泽,触感,在其他花木而不是腐烂的玫瑰上能得到更近似的体现;就用途而言,烂玫瑰也只能起到垃圾的作用而非玫瑰的作用。
2
这种哭泣是人同理心的体现。理想的社会应当关注人的生活需要和价值,同情心为此提供了一种非量化的尺度,给出一种合乎道德的解决方案。同理心也能作为一种动机,激励公民为了他人——大众的福祉而奉献。促使人低头看脚下的尘土,激起人对社会正义的关注,这是一种情感,一种利他的,集体主义的情感。
3
卡车袭击,人肉炸弹,当街斩首/枪击……对于这些,禁止罩袍没有任何作用。这些禁令解决不了任何实质性问题,只能借消除穆斯林外在的扎眼来稍微安抚受惊的民众。
4
早逝更重要,“英年早逝”所蕴含的感情是惋惜,进一步说,它包括着“做大事”的主观意愿和客观条件的统一。“早逝”是指客观条件的消灭,“英年”是强调主观意愿的存在,“英年早逝”即是在尚有意愿作为时被消灭了条件,进而连主观能动性也被剥除了。在这里,“早逝”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也就为这一评价带上了天不遂人意的悲凉;死亡是人的宿命,无论英雄还是碌碌都无法摆脱这一结局,“英”若脱离了“早”的限定,成为伟人善终,悲剧的色彩也就大大减弱了。
至于虚妄,回顾一下上面对“英年早逝”的解释,“英年”的成立是需要做大事的能力和意愿相统一的。在这里,对于是否存在意愿的判断,由于英者的已逝,比起“早”这一可以付诸预算的标准相比,恐怕要更缺乏根据些。于是我认为“英”会更近于虚妄。
0 条评论